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父母骸骨影响子孙命运,地美则子孙盛,心通则气通。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父母骸骨,为子孙这本,子孙形体,父母之枝,一气相应,由本而达枝也。考试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他地之美恶也。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也。恶则反是。蔡季通曰:生死殊途,情气相感,自然默与之通。今寻暴骨,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渗入,则为亲骨肉,不渗则非。气类相感有如此者。则知枯骨得荫,生人受福,其理显然,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或谓抱养既成,元非遗体,僧道嗣续,亦异所生,其何能荫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气,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亦通,义绝则应本绝。故后母能荫前母子,前母亦发后母儿。其在物则萎薮螟蛉之类是也,尚何疑焉。
总结:父母骸骨影响子孙命运,地美则子孙盛,心通则气通。
1. 父母骸骨为子孙根本,子孙形体为父母枝叶。
2. 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繁盛。
3. 生死虽殊途,情气相通。
4. 滴血认亲验证骨肉关系。
5. 心通则气通,义绝则气断。
6. 后母能荫前母子,前母亦荫后母儿。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人与祖先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后代的影响。核心概念包括:1. 遗体与荫庇;2. 地理环境与子孙运势;3. 生死之情气相通;4. 心气相通与影响;5. 抱养与继承的关系。
1. 遗体与荫庇:人从父母那里继承身体,父母的骸骨是子孙的根本,子孙的身体是父母的枝叶,二者通过气相互联系。良好的地理环境能使祖先的灵魂安宁,从而子孙繁荣昌盛,就像给树根施肥一样,枝叶也会茂盛。
2. 地理环境与子孙运势:选择墓地时,要考察其地理位置的好坏。好的地理位置能让祖先的灵魂安定,子孙兴旺,反之则相反。这体现了古人对风水学的重视。
3. 生死之情气相通:尽管生死不同路,但情感和气场可以相互感应。例如,用活人的血液滴在骨头上的实验,如果血液渗入,则证明是亲人,否则不是。这说明气类之间存在感应现象。
4. 心气相通与影响:人的心灵与气相连,心灵相通则气也相通。即使在法律上断绝关系,情感上的联系仍然存在。因此,继母也能荫庇前母的孩子,反之亦然。
5. 抱养与继承的关系:有人认为抱养的孩子并非亲生,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的继承关系也不同,他们无法荫庇后代。然而,心气相通的原理表明,即使没有血缘关系,只要情感相通,也能产生影响。
文档于 2025-05-03 11:35 修改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