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进而却,欲止而深。墓地进退有度,止蓄有方。

ccccn@ 2025-05-03 未知 admin

欲进而却,欲止而深。

墓地进退有度,止蓄有方。上句指护卫之山应朝向墓地,不宜过于逼近冲突;下句指蓄水之地需聚而不散,不宜急泻无情。

核心概念:1. 墓地布局 2. 山势趋揖 3. 水势潴蓄 4. 聚水渊澄 5. 风水理论

分析与解释:
1. 墓地布局:墓地的选址和布局在风水学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人的运势和福祉。
2. 山势趋揖:上句提到的“拥卫之山须得趋揖朝拱”,意指周围的山势应当像朝拜一样,形成拱卫之势,避免直接冲突,以示尊贵和和谐。
3. 水势潴蓄:下句提到的“潴蓄之水必得止聚渊澄”,强调水的流动应缓慢汇聚,形成深潭,而不是急流直下,体现水的宁静和滋养作用。
4. 聚水渊澄:聚水渊澄指的是水的聚集和澄清,象征着财富和智慧的积累,是风水学中的重要元素。
5. 风水理论: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环境选择和布局理论,旨在通过调整环境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影响人的命运和运势。

背景:
风水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综合了地理、天文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实践体系。它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山水走势、方位、气场等因素,来选择和布置建筑、墓地等,以求达到最佳的居住或安葬效果。

高阶解释:
风水学认为,环境中的山水布局对人的运势有深远影响。墓地作为重要的风水节点,其选址和布局需遵循特定原则,如山势的趋揖和水势的潴蓄,以确保后人的福祉和繁荣。

学术分析:
风水学基于阴阳五行理论,强调天地人三才合一。山势趋揖和水势潴蓄分别对应于阳刚和阴柔两种力量的平衡,体现了风水学中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原则。这种理论框架不仅应用于墓地布局,还广泛应用于住宅、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档于 2025-05-03 13:20 修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