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者乘生气,即利用大地中运行的生气,使其滋养枯骨。
葬者乘生气,即利用大地中运行的生气,使其滋养枯骨。
葬者乘生气也。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陶促曰: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盖亦指此云耳。且夫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地理之能事毕矣。
1. 生气是天地间运行的能量,天资气,地载形。
2. 生气在天地间无处不在,时刻运行。
3. 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需循地理寻找。
4. 葬者通过了解生气所在,使枯骨得其滋养。
核心启示:
1. 生气是天地能量的核心。
2. 地理学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气。
3. 生气对生命和葬地至关重要。
4. 生气的存在影响万物生长。
5. 葬地选择需遵循生气原理。
葬者乘生气也。核心概念包括:生气、一元运行之气、天与地的关系、磅礴大化、地理之能事。
1. 生气:生气是指一种运行的气,是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天则周流六虚,意味着它在天空中流动;在地则发生万物,表示它在大地上孕育生命。没有生气,天无法提供资源,地无法承载万物。因此,生气遍布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运行。
2. 一元运行之气:一元运行之气指的是宇宙间统一的、持续运动的能量。这种能量是宇宙的根本,贯穿于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它既无形又无处不在,是宇宙生命力的象征。
3. 天与地的关系:天和地相互依赖,共同维持宇宙的平衡。天提供生气,地承载生气,二者缺一不可。天无生气则气无以资,地无生气则形无以载,说明了天与地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
4. 磅礴大化:磅礴大化形容生气的广泛和深远影响。它贯穿于所有变化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力量是宇宙自然变化的体现,是万物生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5. 地理之能事:地理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和利用生气。通过遵循地理规律,人们可以找到生气所在,并将其应用于风水和葬地选择。当葬地能够乘生气,枯骨得以受益,地理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生气作为宇宙中的基本能量,贯穿于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理解并运用生气,是地理学的核心任务,也是风水和葬地选择的关键。
文档于 2025-05-03 11:15 修改
踩一下[0]
顶一下[0]